光 储 同 辉 智 创 未 来
PV&ENERGY STORAGE CO-PROSPERITY BUILDING AN INTELLIGENT FUTURE
气候变暖作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其严峻性在2024年11月11日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得 到了进一步凸显。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正在持续上升,2024年前9月的平均地表气温较工业 化前水平高出1.54℃,使得2024年超越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这一严峻现实促使全球各国更加坚定地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中, 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能源署的测算指出,到2050年,若要实现全球净零排放,近九成的发电量将源自可再生能源。未来30年左右,以汽车电动化、能 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为特征的绿色转型,预计将在国内催生百万亿人民币、全球范围内则形成百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光伏产业作为其中的核心力量,经过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不仅规模持续扩大,成本显著降低,转换效 率也不断提升,已成为人类各种能源生产方式中成本最低的一种,甚至低于煤炭发电、天然气发电,乃至水力发电。
中国光伏产业在此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中国光伏行业已走在世界前列。全球90%-95%的多晶硅、95%以上的拉棒切片、85%-90%的太阳能 电池、85%以上的组件均由中国生产。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不仅为中国自身的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即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转型压力。然而,凭借光伏产业的条件和优势,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足够的规模和经济性参与这一转型。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伏装机已约达8.4亿千瓦,同比增长46.7%,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新型 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据国家能源局数据, 中国已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
60GW,技术创新不断涌现。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的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超过25%。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推动了全球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累计下降超过80%,还为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丰富了全球清洁能源供给。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储能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储能技术不仅能够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还能通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投资者创造经济效益。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等, 为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电力市场的改革也为储能系统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其能够通过参与电力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获得更多收益。
在光伏与储能的融合发展方面,中国已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光伏电站已开始配备储能系统,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一些储能项目也开始采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储能系统的充电电源,以实现绿色、低碳 的储能方式。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不仅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更大贡献。
作为推动光伏与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顶级盛会,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已连续七年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国际组织领导、国内外权威专家和全球光储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对话交流、智慧碰撞,有力推动了中国光储与世界联动发展,为深化全球光储行业合作交流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全球气候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新贡献。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光伏与储能的融合发展将更加深入,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与必然趋势。光伏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中坚力量,规模持续扩张,技术迭代加速,已在多国成为最具成本效益的发电途径。中国光伏领域展现强大实力,产能、应用、技术及设备均领先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全球市占率超80%。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前11月,中 国新增光伏并网容量达206GW,行业景气高企。
同时, 新型储能作为“ 源网荷储” 协调互动、平衡电力供需的关键, 对实现“ 双碳” 目标至关重要。至2024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58.52GW/128GWh,同比增长约86%,规模稳步增长,利用率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整合与电力稳定供应。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机制的完善,新型储能正逐步成为能源体系转型的重要基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作为光储领域内一年一度的国际级盛会,已成功连续举办七届。大会凭借其高规格、高水平、优内容及广覆盖等显著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继续保持“高规格、高水平、高标准”历届特点,在“国际性、行业性、专业性、务实性”上持续提升,突出“新时代、新模式、新视野、新格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国家、省、市各级重要领导、全球领袖企业家、顶尖专家学者等嘉宾规格再创新高;外籍嘉宾的参会人数、联袂组织的权威机构数量,均创历史之最;举办各类活动共30场次,参会、参展企业近4000家,各类项目签约总额突破300亿元;首次推出储能展览展示区、首次举行15场专业性、学术性平行会议;隆重发布首届我国光储创新技术大赛成果、“太阳神”全球光储·中国名片系列大奖隆重颁发;全球200余家新闻媒体聚焦大会,全网传播量突破1.5亿人次。其中,江苏无锡、四川成都、安徽合肥等全国20个地区的政府代表团联袂出席;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和全球太阳能理事会首席执行官Sonia Dunlop等国际嘉宾出席现场并致辞;巴西、澳大利亚法国等10国使领馆代表出席,为全球光储产业的国际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企 业、近百位海外光伏企业代表齐聚成都,开启了一场探索中国西部光储潜力的旅程。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隆基绿能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文学等行业领袖纷纷亮相,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协鑫集团等龙头企业亦积极参与。各界共同探讨行业趋势与创新技术,使得大会成为思想碰撞的火花源地。
自2018年起,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已成为我国西部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规格 最高的三大国际光伏与储能盛会之一。七年来,大会的行业引领力、全球影响力、项目带动力、综合辐射力持续增强,向世界全面展示了我国及全球光伏与储能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趋势,为中国及全球光伏与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展示光储行业创新成果,促进光储行业国际交流合作,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定档2025年11月17日-20日,再次相约成都。届时,更多政府、国际嘉宾、权威专家、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将 齐聚一堂, 为我国建成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光储产业基地, 共谋光储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通过这一国际性盛会,集聚更多光储企业力量,共享发展机遇,共促新发展,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人类可持续发展。
名称: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
(2025 THE 8TH CHINA INTERNATIonAL PV AND ENERGY STORAGE INDUSTRY CONFERENCE)
简称:CIPESIC·2025
主题:光储同辉 智创未来
PV&ENERGY STORAGE CO-PROSPERITY BUILDING AN INTELLIGENT FUTURE
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 论述精神为指导,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立足我国西部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一步聚合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以更大的展览规模、更多的参展企业、更丰富的展会活动、更广泛的合作渠道,搭建宣传产业 生态、展示创新成果、深化交流合作、引领行业风向的全球化、国际化的光储产业沟通交流平台,持续打造我国西部 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光储国际盛会,为我国建成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光储产业基地、为中国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速推进作出积极贡献。
观众构成
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主要领导;
行业商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组织、团体领导; 全国领事馆、专业观众;
国内外大型电力集团;
全球光伏与储能产业链企业代表;
各类代理经销商、国内外采购商等专业买家;
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省市媒体及相关咨询机构; 银行、投资、券商等金融行业代表。

活动形式
2025 THE 8TH CHINA INTERNATIonAL PV AND ENERGY STORAGE INDUSTRY ConFERENCE
4/5号馆 光储装备馆
超60000㎡
展览面积
超5000 家
参会参展企业
超80000人次
专业观众人次
硅棒硅块硅锭生产设备: 全套生产线、铸锭炉、坩埚、生长炉、其他相关设备; 硅片晶圆生产设备: 全套生产线、切割设备、清洗设备、检测设备、其他相关设备;
电池生产设备:全套生产线、蚀刻设备、清洗设备、扩散炉、覆膜设备/沉积炉、丝网印刷机、其他炉设备、测试仪和分选机、其他相关设备;
电池板/组件生产设备:全套生产线、测试设备、玻璃清洗设备、结线焊接设备、层压设备等;
薄膜电板生产设备:非晶硅电池、铜二硒电池CIS/CIGS、镉碲薄膜电池CdTe、染料敏化电池DSSC生产技术及研究设备
5




6号馆
光储系统及应用馆
假日酒店
(东楼)
北门
天鹅湖 南门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生产商、组件安装商、代理商、经销商及分销商等; 光伏原材料:封装玻璃、胶膜、背板、其他原料;
光伏相关零部件:蓄电池、充电器、控制器、转换器、记录仪、逆变器、支架系统、追踪系统、太阳电缆等。光伏应用产品:灯类产品、供电系统、移动充电器水泵、太阳能家居用品及其他太阳能产品
储能产品:各类蓄电池、储能电源、超级电容器、可再生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储能电站、EPC工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等
会议中心 顺兴老茶馆
成都世纪天堂洲际大饭店
假日酒店
(西楼)
西门
7号馆
储能、电力、新材料等及应用馆
2号馆
光储城市馆
储能技术、设备及材料
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超导电磁储能、飞轮储能、蓄热/蓄冷储能、蓄氢储能及其他可用于插电式电动车的储能技术、设备及材料;各类蓄电池、储能电源、超级电容器、可再生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技术、设备及材料;电风氢能、新材料产业链
储能电站及EPC工程
国家及其他省市政府光伏及储能产业规划、发展及成果展示。
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逆变器、微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及相关配套设施 动力驱动系统
3号馆
光储产业馆
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驱动电机、电动控制系统、发动机、检测修复设备、相关测试、监控、防护仪器、相关技术
光伏原材料:硅石、硅块/硅粒、硅锭、硅片;
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片生产商、代理商、经销商及分销商等。
充电设施
充电站,充电桩;太阳能、风能互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技术产品、充电站配电设备、充电机、电能监控系统、变压
![]() |
2025 THE 8TH CHINA INTERNATIonAL PV AND ENERGY STORAGE INDUSTRY ConFERENCE
单项合作方案
INDIVIDUAL COOPERATION PLAN
一、展览展示
类别 |
规格 |
金额(元) |
标准展位 (铝框) |
18 ㎡铝框结构,含中英文楣板、2 张洽谈桌、4 把折椅、 2 个电源插座、4 支射灯、展 位内地毯;展位由组委会统一设计、搭建 |
RMB15,000/个 |
标准展位 (木制标改特 |
18 ㎡木质结构,含公司名称及 logo 植入 、公司介绍植入、2 张洽谈桌、 4 把折椅、2 个电源插座、4 支射灯、展位内地毯;展位由组委会统一设计、搭建 |
RMB30,000/个 |
) 27 ㎡木质结构,含公司名称及 logo 植入、公司介绍植入、3 张洽谈桌、 6 把折椅、3 个电源插座、6 支射灯、展位内地毯;展位由组委会统一设计、搭建 |
RMB45,000/个 |
|
光地展位 (36 ㎡起) |
36 ㎡起租,展台制作、布置及场地管理费自理; 搭建设计及施工方案需经过组委会审核 |
A区:RMB1280/平米 |
B区:RMB1080/平米 |
||
C区:RMB980/平米 |
二、广告赞助
项目 |
数量 |
规格 |
金额(元) |
|
会刊 |
彩色封底 |
唯一 |
210mm×285mm |
RMB20,000/P |
彩色封二/三 |
2 |
210mm×285mm |
RMB15,000/P |
|
普通彩色插页 |
不限 |
210mm×285mm |
RMB10,000 元 /P |
|
手提袋 |
背面整板 |
唯一 (原则上不单独售) |
\ |
RMB50,000 元 |
资料入袋 |
10 |
企业宣传资料置入大会资料袋 (不低 1,000 个) |
RMB10,000/家 |
|
氛围广告 |
馆前玻璃幕墙广告 |
根据实际 |
18.3m(宽)×10m(高) |
RMB100,000/幅 |
馆前玻璃幕墙广告 |
根据实际 |
5.7m(宽)×10m(高) |
RMB40,000/幅 |
|
连接馆玻璃幕墙广告 |
5 |
20m(宽)×10m(高) |
RMB100,000/幅 |
|
馆外(雨棚)吊旗广告 |
30 |
3m(宽)×5m(高)双面 |
RMB15,000/幅 |
|
馆内吊旗广告 |
100 幅 |
3m(宽)×4m(高) |
RMB15,000/幅 |
大会看点
MAIN POINTS OF ConFERENCE
国内外政府重视
德国、西班牙、巴西、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法国、智利、意大利、四川成都、四川乐山、四川眉山、四川宜宾、四川广元、江苏盐城、江苏南通、江苏泰州、江苏无锡、云南保山、云南曲靖、山东临沂、山东枣庄、安徽滁州、安徽合肥、内蒙古包头、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国内外政府主要领导将出席大会,并组织当地企业参会参展。
德国
2024年,德国是欧盟第一大光伏市场,实现新增装机14.1GW,创历史新高。今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德国电力需求的52%,未来的目标是到2030年提升到80%。德国的光伏装机主要是分布式,屋顶光伏系统占比近
85%。德国政府在2022年底将容量低于30kw的屋顶光伏系统增值税削减至0%,并为小型光伏系统运营商提供免税, 再次鼓舞了德国屋顶光伏系统装机的意愿动力。德国的光伏市场将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其对于光伏组件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德国光伏组件对进口仍存在较大依赖性,也一直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出口欧洲的主要市场之一。
西班牙
西班牙是欧洲光照最充足的国家之一,年均日照时长约3000小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西班牙因其能源政策及其在集中式和自发自用式光伏市场的竞争力而成为欧洲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据数据预测,西班牙将在2024年 成为欧洲第二大,全球第五大光伏市场。2023年全年西班牙共新增约4.7GW光伏装机,截至今年一月,西班牙累 积装机已超越25GW,相比2030年的76.4GW装机目标完成近33%。西班牙在刺激自用住宅光伏需求方面相比 德国较不明显,据统计,目前公共设施占总光伏装机量60%,工商领域占27%,住宅自用占13%。然而,西班牙 在购电协议(PPA)方面处于欧洲领先地位,较容易吸引开发商前往投资,同时大型项目也持续增加。整体而言,西 班牙仍是欧洲极具潜力的市场之一,今年需求相比去年有望成长28-32%。
巴西
具备充足太阳能资源的巴西,是拉丁美洲光伏市场的龙头,太阳能已成为该国第二大电力来源。2023年1月至
11月,巴西进口了超过19GW的光伏组件,同比增长8%,其中99.6%来自中国。2023年巴西新增光伏装机超
15GW,同比增长约12%,2024年,巴西市场光伏装机依旧会稳定在10GW以上。
印度
2024年,印度光伏新增装机量在11GW左右,其中公共事业项目规模为7GW,屋顶光伏系统3.5GW,离网 装机量在500MW。这一预测不及此前市场15-17GW的预期。由于组件价格的下跌、土地、输电等问题,开发商们在2023年推迟了部分项目,这是导致光伏装机量同比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明年上半年,印度光伏市场有望重新迎来不错的增长,预计全年有望在15GW以上。印度中央电力监管委员会(CERC)也表示,将在未来几 个季度解决并网申请流程。印度是继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五大光伏应用市场。印度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280GW的装机容量,这是目前规模的四倍。目前,印度人均光伏装量不足100W,印度光伏市场潜力大,但政府或在未来更强调使用国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
美国
2024年,受公共事业项目推动,美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创历史新高,有望达到33GW,同比增速超过50%。截至2023年9月底,美国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61GW,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 提升高377GW。国内几大组件龙头企业已齐聚美国这一主要海外市场,晶澳科技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建2GW的光伏组件厂,隆基绿能官宣将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作,在俄亥俄州建设年产能为5GW的组件厂,晶科能源亦对美国组件工厂进行扩产,投入8137万美元在佛罗里达州投资新建年产1GW太阳能组件生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平均每天的日照时间达7~8小时,光照强度达5,800万帕焦耳/年。 澳洲政府也一直是能源转型的强力支持者,在已发布的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法案中,2030年澳洲将减排43%,到
2050年将实现净零。2023年共计新增光伏装机5.05GW,其中户用分布式项目超2GW,在该国能源结构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光伏产业发展贡献可谓居功至伟。
意大利
意大利光伏与储能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2.3GW,累计达27.4GW,2024年上半年再增3.34GW,累计装机突破33.62GW。政府推出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推动光伏项目快速发展,户用光伏市场尤为活跃。储能方面,意大利作为欧洲第三大储能市场,2023年新增装机2.4GW/3.9GWh,同比增长显著。
2024年预计新增储能装机6.2GWh,增长62%。政府Superbonus计划及欧盟177亿欧元储能计划的大力支持 下,意大利储能市场以户储为主,同时大储和工商业储能潜力巨大。整体而言,意大利光伏与储能产业在政府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未来前景广阔。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国家,凭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近年来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印度尼西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以降低光伏项目投资成本,推动产业发展。国内外企业积极响应,纷纷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光伏项目,其中永福股份成功中标该国目前最大的光储项目。与此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印度尼西亚的储能需求也逐步上升。抽水蓄能和锂离子电池储能成为市场主流的储能技术, 同时业界也在探索液流电池储能等新技术路线。2024年被视为印度尼西亚锂电池储能发展的元年,预计全年装机 将突破1GWh,并实现百MWh级别项目的投运。总体来看,印度尼西亚的光伏与储能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的双重驱动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泰国
泰国光伏与储能产业蓬勃发展,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 0 2 4 年, 泰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3.9GW,2029年更将增至5.52GW,2035年累计将突破15.6GW。得益于泰国充足的日照资源和政府的积极政策,如“国家能源计划”设定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30%目标,以及税收优惠、补贴和简化安装流程等措施, 光伏产业得以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光伏发电的普及,储能系统需求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商业和工业领域。泰国政府提供储能技术投资补助,鼓励研发应用,预计到2026年,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1GWh。整体而言,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泰国光伏与储能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潜力巨大,将为泰国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法国
法国光伏与储能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3.5GW,累计已达23.7GW,政府规 划至2025年建设千个太阳能项目,并目标2050年光伏装机超100GW。同时,随着光伏普及,电池储能系统需 求激增,电网侧、家庭及工商业储能领域均展现出巨大潜力。法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等措施,为光伏与储能产业提供稳定发展环境,助力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张。整体而言,法国光伏与储能产业在政府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未来前景广阔。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光伏与储能产业正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政策推动。政府设定了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
31%、2050年70%的目标,并出台《可再生能源供应协议》等激励措施。截至20 23年8月,马来西亚光伏装机量已近2657.15MW,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可达269GW。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需求也日益增加,马来西亚已成功落地首个60MW大规模电化学储能项目。政府计划引进更多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以提 高电力供应可靠性。未来,马来西亚将继续加强政策支持,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为光伏与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整体而言,马来西亚光伏与储能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菲律宾
菲律宾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与储能产业,通过清洁能源投资基金、可再生能源法案及能源储存系统市场规则等政策措施,为该领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凭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菲律宾光伏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发电量已达
25.10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增至1674.5MW。同时,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储能技术开辟了广阔应用空间,如阿 美尼亚34.37MW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8154.2万千瓦时,有效推动了能源结构优化。未来几年,菲律宾 计划大幅增加太阳能装机容量,并扩展储能系统应用。政府的持续重视和政策优化,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其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使菲律宾光伏与储能市场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有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光伏电池储能市场中心之一。
巴西
巴西光伏与储能产业正迅速发展, 市场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 0 2 4 年9 月, 巴西光伏累积安装量已达48.24GW,上半年新增约7.1GW,预计至2030年,30%的电力容量将来自太阳能。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如免 税配额、电网升级与储能项目推动,以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尽管巴西光伏市场对进口组件依赖较高,但本土产能逐步提升。储能方面,随着光伏间歇性问题凸显,储能需求增加,政府已将电池和储能解决方案纳入能源拍卖,计划举行热电和水电设施储备容量拍卖,进一步推动储能市场发展。作为南美最大经济体,巴西被视为全球第五大、南美第一大光储市场,未来潜力巨大。整体而言,巴西光伏与储能产业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智利
智利光伏与储能产业快速发展,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4GW,累计达11.7GW,政府设定2050年可再 生能源占比70%的目标。同年,智利实现5909GWh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121%,但近6TWh电量被限,凸显 储能需求。中国企业承建的智利最大单体光伏项目CEME1,装机容量480MW,为5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储能方面,智利2024年招标13GWh,预计新增装机2.3GWh,平均储能时长4.2小时,独立储能和光储结合占比各 半。大型储能项目服务于电网提升和矿区需求,单体规模达数百MWh。在容量机制、现货市场、能源招投标等利 好因素驱动下,智利光储结合的大储装机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展现巨大发展潜力。
四川成都
成都市积极响应国家和四川省发展战略,把握市场机遇,持续做强光伏产业作为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培育城市产业新增长点的重点任务之一,并确立了到2025年全市光伏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 球影响力的头部企业的发展目标。目前,成都以双流区和金堂县为核心承载地,已集聚通威太阳能、成都中建材、天合光能等20余家重点企业,吸引京津冀、大湾区的光伏玻璃、新型锂电产业配套企业,攻克光伏产业关键技术, 完善全产业链生态,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四川乐山
全球晶硅看中国,中国绿色硅谷在乐山。乐山是中国多晶硅发源地、四川多晶硅主产区,积淀了雄厚的产业基础、突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乐山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晶硅光伏产业“头号工程”,高位推动、专班推进、聚势聚力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硅谷,晶硅光伏产业已进入全球硅材料生产基地“第一方阵”,拥有全球光伏原材料单一区域最大产能。2020年1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乐山市“绿色硅谷”称号。2022年,乐山 晶硅光伏产业被纳入四川省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示范和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江苏盐城
盐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中部,是江苏国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员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在这里集聚了天合、阿特斯、润阳、通威、晶澳、正泰等多家光伏龙头企业和硕禾、百佳、海优威、斯威克、九天、小牛、博阳等配套企业,拥有规上晶硅光伏产业链企业91家,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 达到65GW、111GW、128GW,形成了以电池片、组件制造企业为龙头,原材料及智能装备等配套企业集聚 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2年全市晶硅光伏规上工业开票销售1149亿元。
四川眉山
眉山古称眉州,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美誉。省委赋予眉山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使命,市委全会作出决定,举全市之力打造晶硅光伏千亿产业集群。眉山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先后落地通威太阳能、琏升光伏、江苏美科等优质企业,不断刷新“眉山速度”,已形成单晶切片
16GW、电池片43GW的产能, 中国晶硅光伏制造基地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27年, 眉山将形成硅片
50GW、高效晶硅电池100GW、组件30GW的产能,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协同打造成乐眉光伏产业经济 走廊,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
江苏南通
南通,处在我国沿海和长江轴带的“T型”交汇点,集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于一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点赞勉励的城市,2020年跻身GDP万亿城市行列。南通市, 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唯一城市,江苏“1+3”功能区中唯一具有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双重功能”的城市。近年来,南通市聚焦“双碳”目标,将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的主攻方向,为产业培育、项目落户不断创造优良的条件。
四川宜宾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地处四川西南腹地,素有“酒都”之称。这座城市不仅成功引进培育了年产值千亿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更是大力推进光伏产业。2023年,这里提出了全力打造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的雄心壮志,并以此构建新能源产业的“双核”格局。其发展战略着眼于能源保障和物流要求,迅速引入了多个百亿级光伏投资项目和一批光伏行业的新势力,四川丽豪、四川高景、宜宾高测、英发德耀、英发德坤、四川东磁、和光同程、正泰新能等8个重点项目支撑构建起了光伏产业5大主环节,福莱特玻璃、聚和银浆、原轼特种线、中昱石英坩埚等一批企业的项目相继签约落地,2024年产值30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让宜宾在光伏赛道上后发高点起步。
江苏泰州
泰州市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巩固提升主导环节优势,着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全市光伏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以绿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国际化为目标,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的发展之路,光伏和锂电产业集群是泰州市打造的“1+4”主导产业中重要一环,聚焦产业中游及辅材配套环节,建有海陵区新能源产业园、姜堰区光伏生产基地,涵盖光伏设备、电池及组件、光伏玻璃等辅材辅料及发电应用等产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巩固提升主导环节优势,着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泰州市光伏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四川广元
广元古称利州,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美誉。广元召开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硅基新材料等
3个五百亿产业集群、建成全国硅基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地的奋斗目标。下一步,广元将着力构建“一谷四区多组团”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围绕石英砂开采及深加工、硅能源材料、玻璃新材料三大重点方向,招引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到2027年,形成80万吨工业硅、20万吨多晶硅、70万吨玻璃纤维、70万吨光伏玻璃、30MW薄膜发电玻璃、5万吨超薄触控玻璃、7万吨高纯砂、2000万平方米Low-E玻璃产能,产值突破500亿元
江苏无锡
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作为国内光伏产业的发源地,无锡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作为无锡“十四五”时期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光伏产业已列入无锡市10条卓越产业链,将持续聚焦硅片生产、晶硅电池制造、光伏发电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及光 伏制造设备,加快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对产业的支撑。
云南保山
近年来,保山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位构建“1+3”绿色工业体系,全面依托“一线两园”境内·境外(缅甸)联动平台和产业载体功能,深入贯彻落实“一把手”带头招商,以实际招商成效检验全市“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成色。截至目前,通威集团25万吨高纯晶硅生产制造项目、隆基绿能21GW单晶硅生产制造项目、正泰股份10GW高效电池片生产制造项目、天合光能1GW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等一批“链主”企业和优势项目纷至沓来,保山已成为云南省第一大多晶硅生产基地、第二大单晶硅生产基地、第二大工业硅生产基地。2022年,保山绿色硅产业实现产值367.41亿元,占云南省绿色硅产业的34.2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支撑作用全面凸显。下一步,保山将进一步巩固延伸拓展硅光伏产业链条,力争在引入硅光伏一体化、光伏玻璃等龙头企业上取得持续性突破,同时全面完善光伏支架、光伏边框、EVA胶膜等产业配套,努力推动保山建设成为云南省绿色硅光伏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示范区、“光伏+”应用试点示范区和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云南曲靖
曲靖市作为云南省重点打造的光伏产业核心区,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制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年行动计划, 重点打造“3+6+2”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全链打造、园区聚集、龙头带动、亲清共赢”的思路,围绕建设先进制 造基地,先后引进晶澳科技、隆基股份、宁德时代、远景能源等行业龙头落户,目前形成了新能源电池、绿色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3个千亿级绿色光伏产业集群,成为了国内外光伏产业重要制造基地,“世界光伏之都”已初具雏形。
安徽滁州
近年来,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滁州市抢抓新发展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现已构建起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焊带、背板等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截止目前,滁州市落地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125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千亿元。2023年1-7月产值722亿元, 同比增长64%。滁州市光伏制造重点企业共66家,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现已建成全国最大光伏组 件基地、世界单体厂房最大太阳能电池片基地,为加快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安徽合肥
2010年以来,合肥市政府始终将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方向重点推进,历经“欧美 双反”与“531”两次行业动荡,依然坚定支持光伏这一“朝阳产业”。经过10余年培育,合肥已经逐步形成“
1核3区”总体布局。作为国内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中持续推进时间长、链条布局全面、应用推广力度大的城市之一,合肥提出了‘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的目标,聚力打造规模国内前列、技术国际一流的产业集群, 推进“原材料-硅片-逆变器-电池组件-电站建设运维-新型储能-智慧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以高新区、肥东县、肥西县为引领,庐江县、新站高新区、安巢经开区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力争到2027年,打造营收
3000亿级的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山东临沂
临沂坚持把新能源作为打造绿色低碳城市和培育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关键,以打造“绿色低碳之城”为目标, 着眼风电、光伏、动力电池、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碳管理等7个主要赛道,目前临沂已成为新能源应用大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806万千瓦,占全社会发电装机的56%。先后招引落地欧达、曜灵、力诚等31个新能源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形成了“硅片—高效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玻璃—智能支架—新型储能” 的高效光储产业,成为山东全省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业链。
山东枣庄
山东省枣庄市在光伏与储能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作为全省唯一全市域纳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城市, 其光伏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到2025 年将突破4GW, 同时, 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已达
362MW/724MWh,居全省首位。枣庄市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土地资源,推动集中式光伏多样化发展,并加 快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在储能方面,枣庄市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培育储能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
“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发展格局。山东省出台的一系列储能发展政策为枣庄市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枣庄市将牢牢抓住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的重大机遇,坚持全链条覆盖、全区域布局、全周期服务,全力打造能级领先、创新活跃、要素供给充足的产业生态,推动光伏与储能产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内蒙古包头
包头市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起步早、规模大、产业链完整,从前端的硅料到后端的组件,集聚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生产基地。2022年,包头 成为全国首个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2023年5月23日,包头被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授予“世界绿色 硅都”称号,2023年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今年,包头市将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打造更高能 级的“世界绿色硅都”。2024年,全市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内蒙古鄂尔多斯
近年来,鄂尔多斯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把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以能源结构转型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全力打造“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为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开辟新路径。目前,鄂尔多斯正在打造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最大的储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氢能产业基地、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基地。到
“十四五”末,鄂尔多斯新能源装机将超过5000万千瓦,“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行业组织联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联
新能源商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四川省川联光伏产业商会等数十个行业组织联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协会,于2014年6月27日 在北京成立。会员单位主要由从事光伏产品、设备、相关辅配料(件)及光伏产品应用的研究、开发、制造、教学、检测、认证、标准化、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组成,是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立于2001年4月,是由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相关单位为实现共同意愿而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社团法人。近年来,协会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协会为目标,坚持为政府、行业、企业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服务、引导、咨询、协调职能,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行业的认可和企业的信任,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和广大会员企业的拥护。协会被民政部连续两次评为5A级全国性行业协会,并被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中国能源研究会:于1981年1月成立,是由从事能源科学技术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目前拥有单位会员600余家,个人会员 5万余人,下设10个工作委员会、43个专业委员会和5个分会,8个办事机构以及1个杂志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围绕建设会员信赖、政府支持、社会认同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行业协会的战略目标,坚持“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 的功能定位,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成为推动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联新能源商会:成立于2006年1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国家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的国家一级社团法人。商会现有会员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建筑、储能、分布式能源、节能减排和能效提高、智慧能源、合同能源管理等领域,是一个由新能源制造、建设、发电、运营、服务等相关企业、团体和个人组成的非营利性会员组织。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是从事相关产品生产、进出口贸易、科研或相关活动的机电商会会员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旨在发挥行业整体优势,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会员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经营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于1980年,是由全国水力发电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学术团体,是国家发展水力发电工程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为促进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水力发电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推进水电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扩大政策影响力,强化产学研的沟通,增强可再生能源的社会认可度”为目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及传播活动。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进步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加强可再生能源行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协会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专业组织,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中国网络成员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以“推动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 以联合各行业发展绿色经济的工商联、开展绿色经济研究与绿色经济发展解决方案的智库组织、为区域经济与各产业提供绿色发展能力建设的服务机构为职能定位。
四川省川联光伏产业商会:成立于2023年,创始会员单位包括通威集团、十一科技、乐山京运通、乐山高测、特变电工、天合光能等40多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旨在为广大会员企业在川兴业、发展、成长、壮大,提供坚强后盾。担当好政企融合发展的坚实桥梁,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发挥新力量。
此外,本届大会还得到了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钙钛矿产业分会、中国光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各地方光伏相关行业协会支持。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专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优质产品,如NCM811电池、CTP电池等,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动力电 池及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宁德时代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 |
于2006年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高效组件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光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拥有领先的规模、技术、成本、质量优势。
![]() |
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 公司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 为使命, 秉承“ 稳健可靠、科技引领” 的品牌定位, 聚焦科技创新, 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工商业分布式解决方案、地面光伏系统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形成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
![]() |
![]() |
以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多种新能源、清洁能源与移动能源产业新生态并存,硅材料、锂材料、碳材料、集成电路核心材料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科技企业。集团坚持以绿色能源科技驱动企业创新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打造全新的“科技协鑫”“数字协鑫”“绿色协鑫”。
![]() |
![]() |
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 |
创立于1997年,业务覆盖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电站及系统产品,光伏发电及运维服务、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的开发和销售以及能源云平台运营等,致力于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
全球知名、极具创新力的太阳能科技企业。秉承“改变能源结构,承担未来责任”的使命,公司战略性布局光伏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光伏产品一体化研发制造和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产品服务于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客户,多年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
![]() |
新能源发电解决方案平台企业,以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主产业链为主体,以光伏辅材和设备产业、光伏+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为两翼。面向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绿色光伏产品及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以及工商业、住宅分布式光伏系统。
![]() |
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在清洁发电方面,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助力打造绿色、低碳、智能的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在绿色出行方面,重新定义电动汽车驾乘体验和安全,推动交通电动化进程。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 |
![]()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我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成功构建了特变电工、新疆众和、新特能源三大上市公司集团,培育了以清洁能源资源为基础,输变电高端装备智造、硅基新能源、铝基新材料“ 一高两新” 三大国家战略性循环经济产业链。硅基、铝基新材料进入国际供应链第一梯
![]() |
创立于1958年,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光伏电池组件供应商,智慧光伏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始终秉持“为人类奉献蓝天和白云”的绿色生态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始终引领行业先进技术、先进制造方式的产业化应用,不断推动光伏行业技术革新,实现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 |
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创立40年来,公司深入践行“产业化、科技化、国际化、数字化、平台化” 战略举措, 形成了“ 绿色能源、智能电气、智慧低碳” 三大板块和“ 正泰国际、科创孵化”两大平台,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青山实业旗下新能源核心企业,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解决方案。公司凭借问顶技术等创新产品,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多次荣获行业荣誉,如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第六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储能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地址:成都天府大道中段588号通威国际中心(TIC)
手机:17702134115
电话:17702134115
Email:2602974025@qq.com